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操着浓重的湖南口 音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一惊天动地的宣告,标志着在这个已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土上,一个新中国的诞生。

她不仅将彻底改变整个中国,而且将给全世界带来深远的影响。自解放战争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长江北岸,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开国大典是在10月1日的下午3点才开始的。那一天,尚未改造过的丁字形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30万北京市民和解放军官兵。 多年之后,有人回忆说,做出这一安排,是因为当时退却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 有可能派飞机到北京来轰炸捣乱,但是他们的飞机只能上午过来,否则天黑前就返不回台湾了,大典安排在下午是为安全起见。
下午2时55分,毛泽东和朱德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 上了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由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主持。当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之后他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54门礼炮齐鸣28响,天安门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紧接着,是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受阅部队以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是一个步兵师、华北陆军军官学校、一个炮兵师、一个战车师、一个骑兵师相继跟进。空军包括战斗机、蚊式机、教练机共17架在全场上空自东向西飞行受阅。前后历时3小时,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晚上9时25分,彩色的礼花开始升空。焰火在天安门附近三处施放,五彩缤纷,此起彼落。群众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变成灯火的海洋。 人们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