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米里有黑虫子还能吃吗是什么(大米里的黑色虫子叫什么 ?还能吃吗?)

时间:2024-11-01 10:30:14

大米里爬出黑色小虫子。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买回来的大米放在家里一段时间后,发现里面竟然爬出了一些黑色的小虫子。这些小虫子是从哪里来的?如果不小心吃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大米里的这种小虫子,其实是一种叫做米象的害虫,也有人叫它米虫或谷牛。它是一种特别喜欢吃谷物的虫子,不仅会出现在大米里,还会出现在玉米、小麦、高粱、面粉等粮食中。它的形态有四种,分别是卵、幼虫、蛹和成虫。成虫的体长约为三至四毫米,幼虫的体长约为二至三毫米,蛹的体长约为三毫米,卵的直径约为零点五毫米。

很多人以为大米里的米象是从外面飞进来的,或者是从米缸或米袋的缝隙里钻进来的,其实不然。大米里的米象,其实是从大米本身里孵化出来的。原来早在大米还没有收割的时候,就已经被米象的卵寄生了。

米象的成虫会在稻田里寻找合适的稻穗,将卵产在稻粒的表面或内部,每只成虫可以产卵一百到二百粒。这些卵在大米的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很难被完全清除掉。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就会孵化出幼虫,然后蛹化成成虫,继续繁殖下一代。

一般来说,温度在二十到四十摄氏度,湿度在六十五到九十五条件下,米象的发育最快,一周就可以完成一代。所以放置时间越长,大米里的米象就越多。

其次,米象会分泌一些消化液和排泄物,污染大米,使大米变得发霉、变色、变味,产生异味和霉菌毒素,降低大米的食用价值和安全性,使大米的含水率和营养价值降低,影响大米的口感和健康效果。

米象它们本身并不携带致病菌,也没有毒素,只是可能会引起一些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也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疾病。所以在食用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米象或者其他异常,要及时处理或者丢弃,不要冒险食用。

如果发现大米里有少量的米象,可以用冷冻法或者阴晾法处理。冷冻法是将大米连同容器,一起放入冰箱冷冻室,冻死米象后挑拣出来,然后淘洗干净,阴晾法是将大米放在阴凉通风处,让米象自己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