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唐姓名人有哪些(唐姓的由来)

时间:2024-10-05 09:45:16

百家姓&唐姓的起源

唐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当代百家姓》排名第64位,目前全国唐姓人口约780万人,占全国汉族人口0.62%,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江苏,山东,广西,安徽等地。另唐姓在日本,越南,韩国等国也有分布。


姓和氏本不同,在秦汉之后,姓氏才合为一体。现大部分的姓都能追溯到先秦之前,其实姓和氏是不一样的。 氏一般用来标定封地职业及贵贱,地位高贵者才有氏,通常以有氏为贵,并不称呼姓,而女子则称姓而不称氏.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在秦汉之后,姓氏才合为一体。

唐姓起源

唐姓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更是一个贵族姓氏。

1.出自陶唐氏,追溯到上古五帝之帝尧,也是唐姓最早的来源。

《史记》等文献记载,上古帝尧是帝喾(kù)的儿子,起初被封为陶,迁于唐后成为陶唐氏。帝尧去世后,舜帝又封帝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封地在今河北唐县。

唐侯世袭,至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周成王灭,封地改封给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被迁至杜国,也成唐杜氏,后来世事变迁,唐杜氏改为唐姓。

这是唐姓最早的一支来源。

帝尧(儿子)丹朱(被舜帝封地为陶后迁至唐地)陶唐氏(后裔子孙作乱被周成王灭后迁至杜国)杜唐氏(世事变迁)唐姓


2.主要来自唐叔虞

唐叔虞是西周时期周成王的弟弟,主要封地在目前中国的中部和山西省的中部平原地区。唐叔虞曾参与平定三监之乱和管蔡之乱,并建立了颍川郡望。

他的后裔也是唐姓的重要两支来源。

周成王灭山西翼城西的古唐国后,将古唐国封给弟弟叔虞。唐叔虞后又改封为晋侯。这就是后来的晋地唐氏

还有一支唐叔虞后裔受封至新唐地也成唐国,在今湖北随州唐县镇。这支后裔于公元前505年被楚昭王所灭,族人也以故国为姓氏,这是楚地唐氏。

3.源于其他姓氏因故改姓唐和少数民族改姓唐

1)来自西南东汉时期的白狼王部族(现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汉化改为唐姓。据《后汉书·南蛮传》所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

2)来自华南部分少数原住民部落和因历史缘故而迁居的汉人改姓唐。

3)来自先祖名字汉化姓唐。如据史籍《元史·唐仁祖传》中的记载的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其子孙在宋元时期都以汉姓唐为氏。

4)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今蒙古族,土族,瑶族、苗族、彝族、黎族、哈尼族、仡佬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东乡族、鄂伦春族、毛南族、水族、壮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

部分唐姓名人

唐姓是一个人才辈出,有着传奇历史的古老姓氏。

唐叔虞,晋国的开国诸侯。

唐秉,秦末汉初“商山四皓”之一.

唐休璟,唐朝著名将领,两次大破吐蕃。

唐慎微,北宋著名药学家,开创药物学方剂对照之先河,编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伯虎,明朝书画家,文学家,诗人,“吴门四家”之一。

唐英,清代陶瓷艺术家。编制的《陶冶图说》是我国关于陶瓷工艺过程的第一部系统书籍。

唐绍仪,清末明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