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俄乌冲突前乌克兰纸面空军实力

时间:2024-07-26 08:00:21

建军伊始

乌克兰空军建立于1992年3月17日,但包括空军在内的乌克兰国防军的筹建,却远早于此。早在苏联解体前就开始了建军进程,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议会通过主权宣言,宣布乌克兰有权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1992年1月3日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发布命令,即日起正式组建乌克兰独立的武装力量,乌克兰议会也在1月底通过决议,宣布原苏军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部队除战略部队外法律上都属于乌克兰。

冷战时期乌克兰作为苏联仅次于俄罗斯的加盟共和国,境内的军事力量也仅次于俄罗斯。驻乌克兰陆军包括7个集团军总计20个师,其中坦克7000辆、装甲车7500辆、4000多门火炮,另有攻击直升机300多架;驻乌克兰空军装备了330架攻击机和轰炸机,其中包括图-160和图-95远程战略轰炸机,驻乌克兰空军还装备了500多架其他各型战术飞机,其中包含米格-29战斗机和苏-27战斗机,以及雅克-28电子战飞机,此外还配有侦察机和伊尔-78大型空中加油机,黑海舰队配属的岸基航空兵也有150多架固定翼飞机,其中包括60架图-16和60架图-22M3中程轰炸机。海陆空兵种齐全,武器装备也相当先进,这些现成的武装力量,为乌克兰独立建军提供了极好的基础。

根据明斯克协议,驻乌的3个前线航空兵集团军和部分陆军航空兵转归乌克兰,战略力量则保持统一,但因双方对战略力量解释不同,乌克兰宣布将其境内除战略轰炸机师以外的6个航空兵团及驻乌津市的第106轰炸师的1个加油机团、1个运输大队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乌克兰因此得到了原苏军450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中的200架和仅有的30架伊尔-78型加油机。

乌克兰境内有176枚战略核导弹,包括46枚每枚能携带10个弹头的SS-24导弹和130枚各自能携带6个弹头的SS-19导弹。此外还拥有21架图-95轰炸机和6架图-160轰炸机,可携带巡航导弹。乌克兰独立之初,宣布将成为中立的无核国家,保证遵守1991年7月苏美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但是随着形势变化,乌克兰宣布“暂停”将其领土上核武器运往俄罗斯,并要求在核武器运输和销毁过程中有国际监督。

在冷战高潮期,乌克兰作为苏联在欧洲战线的大后方,屯聚的陆空军部队均为精锐,随时可以从利沃夫-穆切卡沃地区进入欧洲腹地。乌克兰独立时以静态力量算,堪称欧洲屈指可数的军事强国,不过作为一个新独立的国家,乌克兰经济萧条又没有外界军事威胁,毫无疑问既不需要也无力维持如此强大的武装力量。独立后乌克兰提出了足够防御论的军事理论,足够防御论的要点是:

1.乌克兰不向任何国家提出领土要求;

2.和周边国家和平相处;

3.对有争议问题不使用武力。

基于这样的军事理论,乌克兰对超出防御要求的武装力量进行了大裁军。与此同时,乌克兰坚持不加入任何军事集团,和平解决军事争端等原则,为乌克兰军队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不过这样的军事理论也制约了乌克兰军队尤其是海空军的发展,乌克兰海军被限制在保卫南方1000多公里海岸线的水平上,20多年后使用一艘苏联时代的护卫舰作为旗舰。与海军的窘迫相比,乌克兰空军的境况至少从纸面上看好一些。乌克兰空军继承了原驻乌苏军的空军实力,即使彻底放弃了战略轰炸机等军事力量,仍有数量不少的先进战斗机,包括苏联时代生产的大批米格-29和苏-27型战斗机,还有苏-24和苏-25型攻击机。

发展沿革

1992年乌克兰空军建军之时,国土上部署着原苏联空军的第24空军集团军,以及第5、第14和第17空军集团军,还有远程航空兵的第46空军集团军一部,此外基辅以东130多公里处的普里卢奇还部署着装备图-160战略轰炸机的第184重型轰炸机团。苏联空中力量包括战术空军和国土防空军,乌克兰国土上还部署有基辅第8防空集团军(西南防空区),拥有数量巨大的防空力量,主要驻扎在利沃夫、基辅、敖德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塞瓦斯托波尔和哈尔科夫等地。这些空军部队在原苏联的战略构架下,是用于为乌克兰境内的几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快速突破北约在欧洲纵深的防御提供空中掩护和防空支援。

乌克兰独立后,以驻文尼察的原苏联空军第24军为指挥机构核心,建立了乌克兰空军。乌克兰空军曾继承了驻乌空军的强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其中包括图-22、图-22M、图-95和图-160等战略轰炸机。苏联解体前驻扎在普里卢奇空军基地的图-160新型远程战略轰炸机曾一直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谈判的焦点。俄罗斯军事专家曾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前往普里卢奇检查图-160战略轰炸机的状态,证实飞机状态还相当不错。由于苏联解体后很长时间内俄罗斯无力继续生产新的图-160战略轰炸机,试图重建战略空军的俄罗斯迫切地希望得到这批图-160战略轰炸机。

乌克兰受限于国防预算和军控条约,也不可能保留这批图-160。虽然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但俄罗斯只能从乌克兰购买,而乌克兰只能卖给俄罗斯,在这样的境况下双方谈判开价相去甚远。乌克兰开出高达30亿美元的出售价格,这是俄罗斯不论心理还是财力都无法接受的报价,乌克兰也曾威胁销毁这批图-160,并在1998年肢解了第一架图-160轰炸机,不过这毕竟是谈判中漫天要价的伎俩,乌克兰还是希望出售这批图-160轰炸机的。

1999年北约空袭南斯拉夫联盟后,俄罗斯痛感国防力量的不足,主动重启和乌克兰的谈判。俄罗斯提出了以285亿美元购买状态最好的8架图-160和3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以及相应的575枚Kh-55系列巡航导弹和相应的地面设备的条件,或许乌克兰方面也知道这是最后的转机,因此没有讨价还价,两国最终于1999年10月6日在雅尔塔签订协议,这批状态良好的战略轰炸机回到了俄罗斯,但这不过是苏联解体前部署在普里卢奇的19架图-160战略轰炸机的不到一半,其他状态不佳的图-160最后除了1架送到博物馆剩余的10架都销毁了。至于乌克兰空军本身,根据《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限制,乌克兰从1993年开始先后销毁图-16、图-22和图-22M战略轰炸机,到2001年以后所有的这些战略轰炸机都已经退出乌克兰空军并完全销毁,今天的乌克兰再没有一架战略轰炸机。

图-160轰炸机是苏联设计出来用于替换米亚-4和图-95轰炸机执行战略突防轰炸的型号,北约绰号为“海盗旗”。图-160的作战方式以高空亚音速巡航、低空高亚音速或高空超音速突防为主。在高空可发射具有火力圈外攻击能力的巡航导弹;进行防空压制时,可发射短程对地攻击导弹;另外,该机还可低空突防,用核炸弹或导弹攻击重要目标。

随着苏联的解体,遗留在乌克兰境内的图-160由于缺乏保障能力,以及与之配套的作战体系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瓦解,让乌克兰保留图-160成为昂贵的玩具。再加上乌克兰在独立之后倾向于与西方建立良好关系,这种对西方形成巨大威胁的武器西方自然不会考虑保留。

1992年乌克兰国土防空军在原苏联第8防空集团军的基础上开始组建,国土防空军是苏联时期为了加强防空而建立的军种,对于乌克兰来说它更多是传统的延续而不是防空需求的驱动。最初乌克兰国土防空军曾拥有6.7万人的庞大规模,其中包括米格-23截击机110余架、苏-15截击机80余架和米格-25截击机80余架,但乌克兰无力维持这样强大的防空力量,1994年以后这些防空截击机部队先后取消。

国土防空军还曾拥有强大的地空导弹部队,但乌克兰同样无力维持这样的防空能力,这支装备了大量S-300远程防空导弹和Buk-M1“山毛榉”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地空导弹部队日益衰落,至于较老的防空导弹系统如S-75、S-125和S-200,更是缺乏维护和保障,仅有S-200勉强维持下来。或许是国土防空军只剩下地空导弹等地面防空部队,或许是简化机构削减费用的因素,2004年以后乌克兰将国土防空军并入空军。

乌克兰的S-200防空导弹部队虽然训练水平已经无法和苏联时代相提并论,但是依然在2001年的10月4日击落了一架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往新西伯利亚的图-154客机(西伯利亚航空公司1812号航班),导致机上78人全部遇难。在2008年的俄格之战中,俄方宣称一架俄罗斯空军的图-22M轰炸机在格鲁吉亚境内遭到了S-2C0导弹的袭击而被击落,俄方曾怀疑格鲁吉亚境内的S-200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援助。

S-200中高空超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是由苏联金刚石中央设计局设计,担负国土防空打击敌高空战略轰炸机(如XB-70)与超高空战略侦察机(如SR-71黑鸟)。苏联型号为S-200“安加拉河”。北约命名为“甘蒙”或意译为“腌猪腿”。S-200导弹系统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00公里,最大射高可以达到40000米,使用88OMN/5V28MN型地空导弹。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之所以放弃性能更好的S-300转而保留S-200,主要是考虑到S-200的任务包线更大,能够使用更少的部队覆盖更大的国土面积。

进入21世纪以后,乌克兰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衰落趋势似乎有所减慢,但这不过是20世纪90年代疯狂砍掉了多数作战单位的结果。即使当时大规模退役了状态较差的飞机,由于缺乏空中训练,到2002年乌克兰空军在训练中仍坠毁了18架飞机。进入21世纪以来乌克兰领导人也试图振兴乌克兰武装力量尤其是乌克兰空军,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2000年乌克兰空军在演习中,一枚空对地导弹击中了基辅市布罗瓦雷镇的民房,造成3人死亡,乌克兰空军对此的对策是暂停战术导弹打靶训练;2001年乌克兰在克里米亚的防空演习中,S-20O远程地空导弹超出靶场击中了俄罗斯的图-154客机,使国土防空军的防空导弹射击训练也陷入瘫痪;2002年乌克兰空军在利沃夫斯克尼洛夫机场进行空中表演,庆祝第14军成立60周年,结果一架苏-27教练机坠毁,造成77名观众死亡,543人受伤,随后乌克兰空军不得不暂停升空训练。世纪之交接二连三的事故,使乌克兰空军几乎停止了所有的正常训练,虽然这些禁令先后取消,但乌克兰空军缺乏训练的事实,已经浮出水面了。虽然训练事故多可能是训练强度大,也可能是装备规模大,以乌克兰空军当时纸面上的实力,如果是正常飞行训练,事故率并不算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深入探寻乌克兰空军的状态,就会发现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利沃夫空难后的报道,揭开了乌克兰空军在国家独立十年后的衰败,实在令人惨不忍睹。这种状况或许有立国之初认为没有安全威胁,从理论上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因素,但更多还是经济萎靡不振和国防预算削减的必然结果。据报道,2000年乌克兰空军飞行员人均年飞行时数只有3-5个小时,而同期北约各国空军正常训练的年人均飞行时数都在150小时以上。因利沃夫空中表演事故而被解职的乌克兰空军司令提到,乌克兰空军要进行足够的飞行训练,每月需要至少2万吨航空煤油,但乌克兰空军得到的年供油量仅有8万吨。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足够”的飞行训练,并非提高到北约各国空军的标准,而是保障最基本的训练维持飞行员的飞行状态而已。

毕竟乌克兰空军当时约一半的飞行员仅仅驾驶过苏联时代留下来的L-39教练机,而从未驾驶过作战飞机升空。由于经费缺乏,乌克兰空军当时已经后继无人,如哈尔科夫空军学院飞行系连续两年没有任何学员毕业,因为缺乏足够的燃油,他们无法完成合格毕业所需的100小时飞行。在看到这样的报道时,震惊于乌克兰空军的衰落,也不禁让人感叹他们的官僚主义。对于困境中的乌克兰空军而言,由于缺乏维持训练的基本物质条件,为了保障战斗力,自然要优先保障极少数经验熟练技术高超的精英飞行员的飞行状态,这些新加入部队的菜鸟飞行员,多数没有上战斗机的机会,那又何必墨守成规地沿用苏联时代的100小时训练飞行的合格标准呢?如果说缺乏演习和训练让人惊讶的话,那么教练机部队的沉沦就让人无话可说了。乌克兰空军自1992年独立以来就没有采购过训练设备尤其是模拟训练器,L-39教练机的翻新居然是2011年的事情,而且到目前为止翻新数量只有3架。假以时日,或许乌克兰空军就要将飞过L-39或是雅克-52教练机的飞行员当成主力精英,承担空防重任了。

乌克兰国内经济状况一直不佳,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只有1.5%左右。20世纪90年代乌克兰就裁军40万人,21世纪以后乌克兰军队的规模又从世纪之交的约40万人降低到2005年的约25万人。

2005年上台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大力推动军队改革进程,提出了更新军队指挥作战系统,军人从义务兵制为主过渡到合同制为主,加强本国武器装备研制和大规模更新武器装备的宏伟目标,不过直到尤先科2010年下台,乌克兰军队尤其是空军的装备和训练仍然没有什么改善。乌克兰陆军毕竟还得到了T-64M和T-8OUD坦克的改进型,虽然数量和需求相差甚远,而乌克兰空军的装备在尤先科时代毫无改善,甚至没有什么翻新工作,更不要说采购新的作战飞机了。尤先科曾抱怨他就任总统时乌克兰空军只有1/3的飞机具有作战能力,但他离任时乌克兰空军的境况更为悲剧。虽然乌克兰空军号称可以升空作战保家卫国的飞行员数量从2005年的46人增加到2006年的90人,但恐怕更多是通过降低标准实现的。

2007年乌克兰空军还曾进行独立建军以来规模最大的演习,35名飞行员总计发射了45枚空空导弹,其中22枚在白天发射、23枚在夜间发射,乌克兰国防部长安德烈格里岑科称演习打靶命中率高达100%,这就更令人惊讶了。一支飞行员缺乏训练、装备缺乏维护的空军,却在演习中使用空空导弹打出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无法实现的傲人记录,或许我们更应该称其为演戏。

全球金融危机后,乌克兰经济受到重创,乌克兰空军也再次落入低谷,毕竟2001年时每年8万吨的航空燃料实在太少了,甚至无法维持最基本的训练,但是到了2009年时他们只划拨到了3600吨燃料,这实在让人怀疑这支空军是如何存在的。至于防空系统,乌克兰空军装备的所有防空导弹系统无论是老旧的S-200还是较新的S-300,已经全部在超期服役状态。由于缺乏资金,乌克兰空军无力更新战斗机部队,更不要说这些从国土防空军继承过来的防空导弹系统了。

2010年亚努科维奇上台后,同样提出了军队改革方案,并计划到2015年把乌克兰空军变为乌克兰军队中最具战斗力的部分。相比于尤先科,他的确为乌克兰空军的复苏作出了更多的努力,乌克兰空军从2010年开始陆续补充了部分作战飞机:乌克兰空军2011年对3架L-39教练机进行了升级,并修复了大量L-39教练机;乌克兰空军还计划升级5架米格-29战斗机,其中2011年和2012年先后完成1架和2架飞机的升级;同样是2010-2011年,乌克兰空军还升级了5架苏-25攻击机,其中包括4架苏-25M1和1架苏-25UBMI,不过这也是乌克兰空军几乎全部的努力成果了。无论是武器装备的更新还是训练的加强,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

L-39教练机,绰号“信天翁”(Albatrol),是由捷克沃多乔迪(AeroVodochody)航空公司研制的一种中高级教练机,也可作为轻型攻击机使用。在教练机中,L-39的名声并不小。苏联空军曾把它作为主力教练机,至1993年底L-39各型别已生产2800多架,并出口到15个国家。L-39价格低廉,可靠安全,生存力强,易于维护,用途广泛,既能对学员进行中级飞行训练和初步武器训练,也配备有高级飞行训练用的设备,还可作为一种轻型对地攻击机使用。乌克兰升级L-39实属无奈,乌克兰的领土较大(相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且地处欧亚连接的重要位置,因此乌克兰必须保持一支具有战斗力的空军部队来确保自己领空的安全,乌克兰空军在进入21世纪前完全依靠苏联留下的老飞行员勉强支撑,在乌克兰空军出现多次飞行事故之后,新的飞行员的训练任务就成为乌克兰空军的重要工作。

在完成新的飞行员训练任务后,乌克兰在2007年开始计划升级自己部分的米格-29战斗机,升级计划从2008年一直持续到2011年,由乌克兰境内的利沃夫航空修理厂完成。根据当时的乌克兰空军司令托罗普金透露,乌克兰总共计划维修改进74架米格-29战斗机。

现状

俄乌冲突前乌克兰军队编制上约19.2万人的兵力,其中乌克兰空军拥有约43万人的规模。乌克兰空军拥有80架米格-29、36架苏-27等战斗机,还有25架苏-24和36架苏-25型攻击机;在运输机方面,乌克兰空军拥有19架安-24/安-26支线运输机、4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1架图-134支线运输机,另外还有数架安-70中型运输机;教练机方面,乌克兰空军主要依靠苏联时代遗留的L-39教练机,另有13架Mi-2教练机用于为陆军训练直升机驾驶员。若根据全球安全网站的数据,乌克兰空军的米格-29战斗机数量达到了126架,苏-24攻击机也有36架,同时还有23架侦察型苏-24;运输机方面更是有20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和24架安-24/安-26支线运输机。乌克兰空军还装备了39架L-39高级教练机和80架雅克-52初级教练机,不过两者都认为乌克兰空军拥有36架苏-27重型战斗机和36架苏-25型攻击机。

根据西方媒体数据,乌克兰空军的80架雅克-52初级教练机中只有20架可用;苏-27重型战斗机数量有42架,但只有16架还在活动;乌克兰空军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数量虽然还有80架,不过只有24架是可用的;乌克兰空军拥有120架苏-24攻击机和23架苏-24MR侦察机,但前者只有28架可用,后者只有12架可用,另外苏-25攻击机同样状态不佳,乌克兰空军的46架各型苏-25攻击机中只有24架仍在活动,其中还包括5架升级后的苏-25;至于乌克兰空军的运输机力量,据称伊尔-76大型战略运输机的装备数量仍有20架,对比1995年时乌克兰空军174架的装备数量非常惨淡,且由于维护不佳,乌克兰空军目前只有2架伊尔-76还能继续使用。

根据克里米亚被吞并前后塞瓦斯托波尔附近的贝尔贝克空军基地驻扎的乌克兰空军第204战术航空旅的实际情况,他们当时拥有45架米格-29战斗机和4架L-39教练机,但测试后却发现只有4架米格-29战斗机和1架L-39教练机可以使用。除非乌克兰当局未卜先知早就停止向驻扎于克里米亚半岛的第204战术航空旅拨款,否则没有理由认为贝尔贝克空军基地的米格-29战斗机妥善率会明显低于乌克兰空军的平均水平。

反过来说,乌克兰空军其他的米格-29战斗机,以及苏-24、苏-25攻击机和苏-27战斗机的总体妥善率,肯定也惨不忍睹。2014年3月1日晚,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发布动员命令,要求乌克兰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斗准备状态后,乌克兰代总理亚采纽克仍呼吁大家冷静下来,其实是务实的做法而非故意拆台。亚采纽克说的乌俄空军力量对比是1:98,虽然从纸面编制上来说不可思议,但考虑两国空军的实际水平尤其是装备妥善率,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兵力部署

乌克兰空军在纸面规模上和英国皇家空军不相上下,但实际能力相去甚远。虽然乌克兰空军偏重防御能力,但由于军费太少无力维持,即使是防空能力上,乌克兰空军也仍然相当薄弱。乌克兰空军编有一个空军司令部和三个作战指挥部,其中空军司令部位于文尼察,三个作战指挥部分别是西部空中指挥部、中部空中指挥部和南部空中指挥部,分别负责乌克兰西部、乌克兰中东部和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在内的乌克兰西南部的空中防御,此外乌克兰空军还有两所航空学院分别位于哈尔科夫和基辅,负责为乌克兰空军培训新飞行员。

乌克兰空军西部指挥部的兵力主要部署在利沃夫州,这更多是苏联时期战术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留下的印迹,西部指挥部下辖第1无线电大队,第76通信和管理团,装备米格-29战斗机的第114战术航空旅,装备苏-24攻击机的第7战术航空旅,装备Buk-M1中程防空导弹的第1l防空团和第223防空团,装备S-200和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第540防空团等兵力,还有一个位于利沃夫州的LDAR

国家航空维修厂。

乌克兰空军中部指挥部的防区包括了首都基辅等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重要城市。中部指挥部下辖第31指挥通信团,第40无线电大队,装备米格-29战斗机的第40战术航空旅,装备苏-27战斗机的第832战术航空旅,装备伊尔-76运输机的第25运输航空旅和装备安-26运输机的第15、第456运输航空旅,此外还包括装备Buk-MI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第108和第156防空团,以及装备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第3、第96、第120、第137、第138和第302防空旅,据称第96防空旅还装备有少量的S-2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中部指挥部也拥有两家航空修理厂,分别位于哈尔科夫州和苏梅州。

乌克兰空军的南部指挥部包括敖德萨和克里米亚等南部沿海地区,下辖第43通信和管理团,第14无线电大队,装备苏-25攻击机的第299战术航空旅,装备苏-24、苏-25攻击机和L-39教练机的第28航空混成中队,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内装备米格-29战斗机和L-39教练机的第204战术航空旅。南部指挥部下辖的防空力量包括装备S-200和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第160、第208防空旅和第301防空团,以及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内装备S-200和S-3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第50防空团、装备S-300远程防空导弹的第174防空团、装备Bul-M1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第55防空团。由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宣布不承认基辅临时政府的合法性,外加克里米亚半岛上出现大量“自卫队”,目前驻扎在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领土上的乌克兰军队已经彻底瓦解,其中装备大量米格-29战斗机的第204战术航空旅已经在3月3日宣布效忠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3月4日三个防空团也倒戈相向,克里米亚半岛上已经没有了效忠乌克兰临时政府的空军部队。

乌克兰空军的装备和训练在1992年还属于军事强国的水平,但20多年后早已随着苏联时代的荣光彻底烟消云散,今天的乌克兰空军对周边国家哪怕是谋求独立的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都没有威胁,如果一定要说有威慑的话,那恐怕只能说是对乌克兰飞行员的人身安全有威胁。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乌克兰倒向西方对俄罗斯威胁不大,恰恰相反,由于乌克兰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比高加索地区更能威胁到俄罗斯的腹心地带。俄罗斯过去十多年里费尽心血平定车臣局面,并扶植了格鲁吉亚境内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自治区,维持了高加索地区的局势,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话,俄罗斯南线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防御就将彻底化为乌有。

乌克兰加入北约后,北约的空中和防空力量将直抵俄罗斯的软腹部,从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起飞的轰炸机,可以对从莫斯科到伏尔加格勒的广阔地带进行打击。美国目前计划在欧洲部署的两个陆上“宙斯盾”反导基地,都是在现成的空军基地内部署的。如果美国在乌克兰东部部署远程防空导弹和反弹道导弹基地,对俄罗斯的威胁就更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乌克兰空军对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或者东方的俄罗斯,最大的价值就是它拥有的机场而非人员或其他装备。

乌克兰空军在克里米亚半岛上拥有一个贝尔贝克空军基地,当然此处已经完全落入俄罗斯,不过在乌克兰其他的24个州,受益于苏联时代的遗产,乌克兰的空军基地仍然不少。目前乌克兰空军在西部拥有科罗亚和旧康斯坦丁诺夫两个空军基地,分别部署着第114和第7战术航空旅,在中部乌克兰空军拥有瓦西里科夫、米尔哥罗德和基辅的鲍里斯波尔等空军基地,分别部署了第40、第831战术航空旅和第15运输航空旅的部队,此外文尼察州的Havryshivka基地还部署有第455运输航空旅。乌克兰空军在南部拥有梅利托波尔空军基地和Kulbakino两个空军基地,主要兵力为第25运输航空旅、第299战术航空旅和第28混成中队。此外乌克兰境内还有大量的废弃空军基地,如苏联时代部署图-160的普里卢奇空军基地,就已经停止使用,在东部同样废弃了一批机场。废弃的空军基地并非毫无价值,虽然它们无法马上投入使用,但整修翻新后部署空军部队并不困难,何况美国在罗马尼亚的陆上“宙斯盾”基地,就是部署在废弃的德维塞鲁空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