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六祖慧能真身在哪个寺庙(中国“佛教祖庭”—慧能与南华寺)

时间:2024-10-12 17:45:15

南华寺有中国“佛教祖庭”之称,是因为慧能创立的禅宗才真正使佛教在中国普及,寺庙的六祖殿是南华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代及1933年均有修缮过。目前中国的寺庙有90%都是属于禅宗的,所以南华寺才会有“祖庭”之称。


其实,佛教最初从印度传过来时,并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它的许多思想和习俗与我们传统的世俗文化格格不入,更不用说普及,曾几传几灭。如,印度佛教讲究出世,而儒家传统一直讲究入世;印度佛教需要抛家弃子、入山修行,而儒家重视孝敬父母、慈爱子孙,所以中国佛教可以在家修行;印度佛教强调布施及求施,僧侣都是不事生产、以乞讨为生,而中国人却认为勤劳是美德,所以我们的僧人都自己种地种菜;印度佛教强调苦修,中国佛教却与儒家教导相结合,讲究智慧、顿悟,所以一部《金刚般若经》在中国流传最广,“般若”的意思就是智慧。这一切的不同都是源自一个人,他就是慧能,是他使佛教中国化,使佛教成为中国上层社会许多文化人都可接受的思想,并在其中像苏东坡、白居易、范仲淹这样的大家都深爱精研的一种文化。


慧能和尚自身有着传奇色彩。据说他原本是个连字都不识的人,但天生有慧根,一天他到市上去卖柴,听到有人诵经,就忽然有所感悟,于是决定出家去当和尚。后来,他学成得了衣钵,在光孝寺正式剃度后不久就来到了南华寺,一住就是36年,在这里创立了禅宗南派,对与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不相适应的印度佛教给予系统的改造,使佛教真正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由他徒弟法海等人记录整理出的《坛经》,至今保存在南华寺,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中国人写的佛经,而且是一部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著作。

晚年慧能曾返回故乡新兴落叶归根,并于那里的国恩寺中圆寂,享年76岁。他圆寂后光教、南华、国恩三座寺庙迎法体,举行了一次公开的焚香祈祷仪式,烟飘向哪里法体即供奉在哪里,结果烟直直飘向了南华寺方向,最后众人顺应他的意愿,将法体迎归南华寺。现在的南华寺的六祖殿中保存着慧能的“真身。”


说起“真身”,原本佛教徒都是遵照天竺葬法进行火葬的,但这也与中国传统丧葬习俗观不符,认为被烧为灰烬、挫骨扬灰是非常可怕的事,所以在古代社会非常难接受。早在圆寂的前一年,六祖慧能就逐渐少吃少喝,直至不吃不喝把体内的养分和水分消耗殆尽。待圆寂后其弟子按照其生前嘱托在他身上涂抹加了香粉的生漆,一层一层的,形成5-6毫米厚的漆壳,只留一个小孔,然后密封在两个对合的大缸之中,座下有生石灰和木炭用来吸湿,最后变成有六祖生前容貌的“真身”。

六祖慧能在南华寺传授禅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传播全国各地,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沩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并远传韩国、泰国、日本、欧美等国家,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故华南寺有“祖庭”之称。